骨科脊柱微创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2025-09-28 11:00:05
很多患者在进行骨科脊柱微创手术时,心理压力非常大,有的担心手术后脊柱功能是否能恢复至正常,有的担心手术费用过高,因此他们常常表现为紧张焦虑、一蹶不振甚至抑郁等情绪,这些情绪可使患者疼痛加剧、血压升高、寝食难安、心率加快,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患者手术的正常进行及手术后的康复。因此为骨科脊柱微创手术病人开展围手术期心理护理非常必要,它可以纾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坦然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开展心理护理有效纾解患者情绪
脊柱出现骨折的病人日常活动会受到限制,不能像健康时那样自由自在地活动,运动功能丧失、疼痛过于剧烈、手术费用高,这类患者常常因为突然而至的身体损伤而非常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整日郁郁寡欢,生活于恐惧和紧张的情绪中,甚至消极对抗、不愿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这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手术和手术后的恢复治疗。因此对这类病人要实行心理、治疗、疾病的全方位的护理,护理的过程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也就是在围手术期都要对病人实行整体化、系统化的护理,特别是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让病人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如何在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
对于病人围手术期开展的心理护理要有个性化和规范化,医护人员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尊重患者,多和他们进行沟通,教会他们学会放松,让他们心情舒畅、开朗、乐观,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
(1)对于患者的负面情绪要充分理解。相对于慢性疾病,骨科脊柱手术病人受伤往往是非常意外的发生,病人没有思想准备,身体不能自由舒展,只能长时间地躺于病床上,很多病人因此心理落差非常大,思想包袱很重,再加上身体疼痛难忍,对于在手术后是否可以顺利地康复等问题非常焦虑,负面情绪非常高,常常觉得烦躁、恐惧、心悸、失眠,有深深的孤独感,甚至对未来非常悲观、沮丧,有的患者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治疗和护理。
对于患者的这些表现,医护人员要充分地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要主动地和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态度要和蔼、可亲,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听他们诉说,取得他们的信任,对于他们的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
(2)心理干预要重在细节、落在实处。对于骨科脊柱微创手术病人的心理干预要贯穿于病人的围手术期。医护人员要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他们的负面情绪的严重程度及个性化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医护人员要多从正面来鼓励患者,要告诉患者不良的情绪对于患者的手术及手术后的恢复都百害而无一利,要教会他们放松,让他们对手术和术后恢复都要有信心。在手术前,医生人员要对手术的方法和目的、手术中患者进行配合的注意事项和相应的技巧等问题,都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告诉患者,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负面情绪比较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告诉他们转移不良情绪的方法,比如看看电视、听听音乐等。
(3)减轻病人不适感,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情绪。如果患者比较疼痛,医护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患者止痛。比如患者在病床上休息或者进行手术时,教会他们保持正确的体位;移动患者时要对患者的脊柱进行妥善地固定,减轻他们的不适感;手术后要对患者及时地使用止痛药,同时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科学的康复指导,让患者做好进行锻炼和康复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