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健康生活 慢性肾病患者如何“守好”血清钾

慢性肾病患者如何“守好”血清钾

2025-09-28 11:00:02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生活条件的变好、环境的污染,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慢性病日益增多,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也在逐渐增多,10个人中,至少就有1个患有慢性肾脏病,也就是说,慢性肾脏病已经非常普遍了。而慢性肾脏病病人经常需要随访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电解质,血清钾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血清钾是什么
钾离子是人体内最丰富的阳离子,绝大部分在细胞内,占到了98%,细胞外的钾离子只占到2%。我们平时测的血清钾,是血管中血液的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外钾离子的一部分。钾离子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参与、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能帮助人体进行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维持我们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和心肌的正常功能,因此适宜钾离子对于正常的人体功能维持至关重要,而血钾的浓度在3.5~5.5mmol/L对人体是最适宜的。
血清钾与肾脏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食物中的钾在小肠被吸收到体内,以维持正常的人体功能,对于超出人体需要的钾离子,90%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剩下的10%则通过消化道随大便或是随汗液排出体外。但是如果肾脏功能出现问题,不能正常排泄钾,那么钾离子就会大量堆积在血液里,血清钾会出现升高,发生高钾血症。
另外,慢性肾脏病病人经常会因为有“蛋白尿”“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问题,需要使用“普利类、沙坦类、环孢素”药物降压、降尿蛋白药、“螺内酯”改善心衰药等,还有就是大量服用“中药”(比如大青叶、马齿苋、金钱草)等都可造成血清钾升高,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时候,要注意监测血清钾。
高钾血症的表现
高钾血症的早期比较常见的表现有乏力、恶心、心率减慢。随着血钾的升高会出现肢端麻木、肌肉无力、血压降低、神志恍惚、嗜睡。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低血压、心律不齐,如不及时治疗,严重的高钾血症会造成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的抑制,导致心脏骤停甚至死亡。如有慢性肾病病人出现以上情况,尤其是在进食高钾饮食后或是超过3天未透析后出现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行走无力,需要高度警惕是否出现了高钾血症。
慢性肾病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怎么办
首先,肯定是管住嘴,严格“低钾饮食”,尤其是尿量偏少甚至无尿的病人。很多水果含钾量都特别丰富,比如苹果、香蕉、橘子等,平时要少食用,在合并有高钾血症时,应严格避免食用;绿叶蔬菜,如芹菜、韭菜、菠菜等,可通过用清水“煮”一下的方式,去除一部分的钾;需要注意的是藻类(如紫菜、海带等)、豆类(如黄豆、绿豆等)通常也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如果反复出现高钾血症,需要停用容易导致血清钾升高的药物,比如前面提到的普利类、沙坦类等药物。
其次,如果出现前面提到的相关临床症状,记得立即到医院查电解质和心电图。目前最新的高钾血症诊断标准是血清钾>5.0mmol/L。根据病情,在肾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慢性肾脏病病人如果短期内出现血清钾升高至≥6.0mmol/L或高钾相关性心电图异常表现属于高钾血症急危重症,需要紧急就医处理。
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肾病病人的血清钾控制在4.0~4.5 mmol/L时,病死率最低,因此,建议最好平时将血清钾水平控制在此范围内。出现长期、反复的高钾血症,还可以通过口服一些药物,通过在肠道与钾进行交换,促进钾在消化道的排泄和减少其吸收,比如阳离子交换树脂(聚苯乙烯磺酸钙、聚苯乙烯磺酸钠)、环硅酸锆钠等。有尿的患者,可以使用强效的利尿剂,通过利尿加强钾离子在尿中的排泄。最后,血清钾高到危及生命的时候(比如出现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等情况),在保守的药物治疗无效下,可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达到迅速降低血清钾,从而挽救生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