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失眠区别有哪些
2025-10-21 10:00:01
大部分人都得过失眠,失眠也会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影响身体健康。失眠不属于比较危急的病症,但是也应该重视失眠。如果失眠严重,甚至会出现失眠障碍。可深度了解失眠及导致失眠的成因、典型的症状,然后采取适合的方法治疗失眠,帮助患者获得高质量的睡眠。
什么叫做失眠
从西医角度看,失眠就是指不能入睡、不能保持在入睡的状态,睡眠不足。严重的失眠被称为维持睡眠障碍。心理、环境等因数都可能引发入睡困难,导致早醒、睡眠质量差。在现代社会,失眠已成为一个比较常见的病,失眠的治疗也受到关注。
从中医角度看,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要是指睡眠时间不足、睡眠的质量不高。西医角度分析失眠,失眠的形式有5种,第一种是睡眠较浅、容易做梦,第二种是睡眠时间段,不会超过六个小时,第三种是难以拥有长时间的睡眠,每天晚上都会醒来两次或两次以上,第四种是入睡的时间比较长,第五种是次日感觉没有精神、头昏。
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引发失眠的因素由很多,比如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生活习惯、精神压力、其他疾病等。
1.心理因素
如果生活中发生重要的事件,使得个人的情绪发生较大的变化,如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就有可能引发失眠。大部分人在失眠后会高度关注睡眠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失眠的问题,反而会产生更严重的失眠问题。
2.生理因素
导致失眠的生理因素包括饥饿、年龄、疲劳、激素水平变化等,比如女性在绝经期时会出现潮热、出汗,导致睡眠质量不佳、失眠、多梦。
3.环境因素
如果睡眠的环境突然发生改变,比如在有噪音的环境中睡觉,就可能出现失眠的问题。
4.药物因素
如果身体出现其他问题,服用的药物带有让人兴奋的成分,就会出现失眠。
5.生活行为因素
咖啡、茶等都会引发失眠。如果在睡觉前饮用咖啡、茶,就会扰乱正常的作息,降低睡眠的质量。
6.个性因素
如果过度追求完美的身材,改变正常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可能会诱发失眠。
中西医治疗时有哪些区别
1.中医治疗的方法
非药物治疗就是不适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如在睡觉前不和带咖啡因的饮料、茶,保持平和的心态。非药物治疗方法有三种,分别是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物理治疗。行为治疗就是限制患者睡觉的行为,在睡觉的时间,患者必须躺在床上,可适当做腹式呼吸放松,也可冥想放松肌肉,给自己心理暗示,保障能够顺利入睡。认知治疗是改变患者对失眠的理解,只要患者白天的精神充沛、不感到疲惫就代表睡眠质量较高,纠正睡眠必须在八小时的错误想法,让患者把精力放在生活中,不过度关注失眠问题。物理治疗是指正确的调整患者的躯体,根据治疗设备的信号,适当调整个人的状态,保障顺利入睡。失眠严重的患者应每七天使用2次治疗应,每次使用三十分钟或三十分钟以上。
2.西医治疗的方法
西医治疗方法已服用药物为主,治疗失眠,可以服用催眠、镇静类的药物。如果患者的入睡比较困难,可服用佐匹克隆、三唑仑、唑吡坦。如果患者早上醒的早并伴有抑郁,可服用地西泮、氯硝西泮等中半衰期类的药物。如果患者在入睡后反复醒来,就可以服用艾司唑仑、硝西泮等长、中效半衰期类的药物。除药物资料外,西医还有心理治疗的方法。心理治疗主要是调整患者的心态,患者要顺其自然,不要过度的关注失眠的问题。人会根据个人的需求不断调节自身,使自己能快速的使用环境,自动的调节睡眠。如果只是过度的失眠,就不要担心,自行调节就可获得高质量的睡眠。患者就诊,医生应为患者清晰地失眠的危害,不要夸大,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然后,帮助患者认识到情绪、失眠的关系,把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和是蛮剥离,消除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