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热门话题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常识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常识

2025-10-21 10:00:03

癌症、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被公认为是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而“脑血管意外”正是一种较常见的、较为凶险的心脑血管病。那么你了解关于它的急救常识吗?特别对于家有老人的家庭来说,了解一些关于脑血管意外的急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

何为“脑血管意外”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指的是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为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部分脑组织,从而造成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其中前者的发生率较高,约占全部脑血管意外的六七成左右。颈动脉、椎动脉的闭塞、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脑血管意外的发病年龄平均在40岁以上,且男性多于女性,严重时可致患者死亡。尤其近些年来更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特别对于出现脑出血患者的患者来说,其病死率是较高的。一些数据表明,在我国很多地方,脑血管意外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在成人人群中位居首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隐患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度劳累、不良的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引发脑血管意外。不同的脑血管意外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而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引起脑血管意外的一个主要因素,故控制血压、血脂对于防止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及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普通人群中开展关于脑血管意外危险因素和早期征兆知识的宣传,有利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和治疗。

“脑血管意外”具有哪些常见的预兆

出现下列预兆时,就要即使警惕是否发生了脑血管意外。特别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来说,更是如此。脑血管意外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疾病,发病急,进展快,后果严重。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高达1/4,平均每6秒就有1人死于脑血管意外,平均每6秒就有1人因脑血管意外而导致残疾,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的伤害。在发生脑血管意外后,每分钟大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脑组织及其所支配的多种身体功能也将同步逐渐丧失。然而,如果可以早期识别出脑血管意外的症状,患者在发病四个半小时之内及时得到抢救的话,那么治疗效果总体上还是比较理想的。2003年,国际上提出了识别脑血管意外的三种症状。一种是“面部不对称”、一种是“手臂不能抬起”、一种是“说话不能清楚”。因大脑构造的复杂性,导致脑、小脑等不同区域出现的血流阻塞的程度和表现不同,其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

所以近些年,国际上又将“身体平衡能力突然下降和“眼睛突然难以看清东西”列入“脑血管意外”的预兆当中。它可以让民众在家中对脑血冠以外的自我认知从七成左右上升到超过九成。

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应急抢救措施

当出现脑血管意外的疑似症状时,一般不能明确是出血还是梗死,所以家属千万不能随便给患者吃药。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将其的头部向一侧倾斜,避免将呕吐物吸入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有些病人有义齿,必须摘掉义齿。当病人在家中出现痉挛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咬到自己的舌头。患者必须保持安静的躺卧,保持头部的高度。如果条件具备,可以给患者输氧。然后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等候专业医务人员救治。还要注意病者咽部可能麻痹,应限制吞咽,限制饮水进食。如离医院近,可用担架平稳搬动病人,在尽量少震动颠簸的条件下,迅速将病人送往医院救治。对出现颅内血肿的,医院通常会采取微创清除的方式来进行抢救。在此基础上,对其特异性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早期抗凝和神经保护等,非特异性的治疗包括降压治疗、血糖处理、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管理等。在患者治疗的后期,还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来逐步恢复身体机能,从而一步步帮助患者走向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