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热门话题 老年病人麻醉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老年病人麻醉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2025-10-21 10:00:04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老年病人增多,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与日俱增。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较多城市的老年麻醉已占麻醉总数的15%至20%。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功能储备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并且许多老年患者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对麻醉的耐药性产生一定影响,危险系数也随之提升。那么,老年病人麻醉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一起来看。

老年病人麻醉药物选择上需要注意什么

老年病人麻醉药物选择应以不损伤患者脏器为原则,在麻醉过程中要以患者不缺氧为原则,优先选取全静脉麻醉方法,但对于四肢手术老年病人,建议采用区域麻醉方式。麻醉诱导可选用依托咪酯等对血流动力学抑制小的药物,并且在实施麻醉诱导之前给予小剂量缩血管药物预防患者低血压,镇静镇痛药物优先选用短效丙泊酚、瑞芬太尼,肌松药物优先选用顺式阿曲库铵、者罗库溴铵。

老年病人麻醉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对老年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全面了解老年人全身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衰退状况,对其有一个大致了解和精准的判断,恰当估计老年人的耐药力,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由疾病造成的生理改变。

第二,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满足手术需要的基础上,选取一种对老年病人生理影响最小并且麻醉效果确切的麻醉方式。

1.较为安全的麻醉方式是局部浸润麻醉与区域神经阻滞,适用于短小手术当中。老年人具有耐药性差的特点,需使用小剂量且低浓度的局部麻药,此外,局部麻药中需注意肾上腺素的用量,尽可能不加或者少量使用,以免引发血管并发症。

2.全身麻醉目前已逐渐成为老年病人麻醉的主要方法。由于新一代短效、速效、麻醉药的出现,麻醉机监测技术逐步完善,全身麻醉对老年病人较为安全且比较适用。但需要注意尽可能地减少气管插管时的病人的应激反应,对于插管困难病人,如身体肥胖、肺功能差等病人,需采用慢诱导插管方式。在麻醉维持上应以脏器毒性轻、时效短为原则,首先选用术后苏醒快且对老年病人麻醉深浅可调控性强的麻醉药物。例如,异氟烷作为一种吸入麻醉药对老年病人心血管抑制较小,依托咪酯在静脉全麻中对老年病人循环影响相对较小,成为老年病人麻醉手术中的常见麻醉药物。

3.在上肢手术中首选的麻醉方式是臂丝神经阻滞。由于老年病人呼吸系统生理病理变化等原因,腋路法相对安全;对于颈丛阻滞常采用颈浅丛阻滞,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满足手术需求;采用肌间沟阻滞具有气胸、膈神经阻滞的风险,采用此麻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局麻药中不加肾上腺素。

4.蛛网膜下腔阻滞由于控制性不强,极易导致老年病人血压波动和呼吸抑制的原因,较少用于老年病人麻醉中。采用硬膜外阻滞具有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出现概率低、不抑制免疫机制等优点,较安全且麻醉较确切。但用药期间需严密观察老年病人的具体身体状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第三,做好老年病人基本监测较麻醉药物的选择更加重要。做好老年病人无创血压、尿量、心电图、呼末二氧化碳、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基本检测,可早期发现器官功能异常,及时提供指导治疗,保障老年病人的安全。此外,对于实施较大手术且心功能为Ⅲ~Ⅳ级的老年病人,尽可能放置监测CVP、PCWP和CO的漂浮导管,便于及时了解病人的左右心功能,从而指导输液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总而言之,对于老年病人需要采用什么样的麻醉方式,需要选用什么样的麻醉药物,需结合老年病人的具体身体状况与医生专业的判断综合考量。一方面要确保老年病人在麻醉停止后能及时恢复生理功能,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另一方面,麻醉效果需满足手术操作需要,在麻醉及手术实施的过程中,麻醉医师需维持并调控病人机体呼吸、循环和内环境等稳定,接近生理或者处于生理的状态,确保老年病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