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健康生活 术后镇痛的方式有哪些?

术后镇痛的方式有哪些?

2025-09-24 00:12:51

众所周知,手术以后患者会遭受不同程度疼痛的困扰,这也是许多患者对手术心存恐惧的原因。术后镇痛的目的是使患者因手术创伤引起的急性疼痛得到缓解,术后镇痛不等同于麻醉,术后镇痛时患者仍保持有本体感觉和清醒的意识。那么手术后的疼痛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术后镇痛的原则是什么?术后镇痛的方式有哪些?

引起术后的疼痛的原因

术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这种感觉往往使人不适。其原因就是与手术有关系,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会引起神经、血管损伤、组织损伤就会产生疼痛。另外由于神经血管的损伤以及机体免疫的激活会导致大量的疼痛介质产生,这些疼痛介质会刺激敏感神经末梢,从而进一步加重疼痛感觉。另外一部分手术会造成脏器功能改变比如像胃肠道会出现胀气或者痉挛,也会引起疼痛。另外还有的患者对手术的期望比较高,可能会担心或者恐惧手术后能不能长好或者康复会不会顺利,同样会引起术后的不适或加重术后疼痛感。

术后镇痛的原则

术后镇痛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安全阵痛,尽量在保证患者术后安全的前提下应用一些药物或者采取一些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镇痛,比如采取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镇痛药物;运动镇痛要求不仅仅是患者在静息时候疼痛比较轻或者是无痛,更重要的是要求达到患者在术后的活动过程中这种镇痛的程度比较轻;清醒镇痛,尽量让患者处于比较清醒的状态,不影响患者术后日常基本活动;为避免副作用,药物尽量减少使用。

术后镇痛的方式有哪些

口服止痛药:适用于局部小手术且疼痛程度为轻、中度患者,需术前口服,该方法方便快捷,但可能起效慢,作用时间长,需要患者胃肠功能正常,对患有消化性溃疡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相对禁忌。常见的口服镇痛药物有吗啡、布洛芬、消炎痛、美沙酮、乐松等,吗啡是镇痛级别最高的药物,一般不轻易使用。杜冷丁、美沙酮、乐松都是常见的镇痛药物,其镇痛级别要低于吗啡,在临床上也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口服镇痛药只在必要时使用,不能作为常规药物天天口服。

蛛网膜下隙镇痛:蛛网膜下隙注入芬太尼临床起效时间快,但镇痛作用时间较吗啡要短。

胃肠外给药:包括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经皮贴剂给药和关节腔内注射等。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有效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需要专业人员和设备,可以用于药物镇痛的辅助治疗。

教育/心理治疗:这种方法可有效缓解疼痛,让患者了解可能出现的情况,需要医护人员的时间和耐心。

多模式镇痛:采用多种技术或者多种药物,即利用作用于不同靶点或者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发挥每种药物优势和技术优势,降低单一用一种方式,或一种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从而达到非常良好的镇痛效果。

术后镇痛不同方式、不同途径,都是为患者提供最好的镇痛状态,使镇痛效果达到最佳的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