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健康预防 老人骨折采用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老人骨折采用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2025-10-20 10:45:04

众所周知,由于老人年龄较大,骨质密度逐渐降低,在出现摔跤、跌倒等不良情况时,就会导致骨折症状,这不仅会影响老人身体健康,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而老人骨折后通常需要接受急救正骨治疗,但由于老人群体的特殊性,其骨折愈合时间较长,与皮损相比,骨折恢复时间在1~3个月,患者在拆线后通常需要在家静养,所以给予其有效家庭护理服务,对提升患者依从性,加快患者病灶康复速度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探析老人骨折采用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其提供优质、高效家庭护理服务。

老年骨折概述及导致骨折的因素

老年骨折概述:骨折是骨科一种相对常见病症,其指的是骨折发生部分或连续性断裂,通常发生在同一位置,并且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多处骨折损伤。而老年骨折是发生在老人群体的一种骨折病症,具体包含骨质疏松性骨折、小腿骨折、髋关节骨折以及四肢骨折等症状,对老人身体健康具有严重不利影响。

导致骨折的因素:一般情况下,造成骨折的因素包含间接暴力、直接暴力以及疲劳损伤三种类型。其中,间接暴力指的是经由纵向传导或杠杆原理而造成的骨质远端骨折现象,如老人意外摔倒并从高空处坠落,机体因重力因素而造成向前急剧屈曲,造成骨折。而直接暴力指的是因直接暴力作用于身体某处骨骼位置,使得该部位出现骨折或骨裂现象,这种骨折通常会伴随不同程度局部软组织损伤,如小腿遭受车轮撞击而造成胫腓骨骨干部位骨折。疲劳损伤指的是患者长期间接或直接造成某处出现特定性骨折情况,如远距离长期行走致使第三跖骨、第三腓骨下1/3处发生骨折症状。

老年骨折采用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当前,有许多疾病在治疗期间都需要回家休养,这些病症大多属于病程较长、病情变化较小且危害性较轻的慢性病症,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家中休息治疗。而家庭护理是患者在家接受后续治疗所开展的有效护理措施,其对维护患者身心健康,促使患者病情尽快恢复具有非常重要促进意义。现阶段,在老人骨折中实施家庭护理方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点:首先,医务人员将老人骨折部位用夹板或者石膏固定后,尽量让其多住院观察几天。对于腿部骨折者,回家后保持平卧位,抬高患肢,脚尖朝上,保持足跟悬空,或邀请骨科医生进行合理牵引。其次,在牵引过程中,要间隔2h协助老人更换1次体位,夜间间隔3~4h更换1次。同时,要用50%浓度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情况,避免压疮情况出现。最后,要叮嘱老人多喝水,确保可以正常排便。在帮助老人翻身时,要予以拍背操作,鼓励其正确深呼吸加大肺活量,以此来排出痰液,保证呼吸畅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卧床期间根据其实际情况,叮嘱其开展床上康复运动锻炼,后结合其恢复情况逐渐转变为床下运动,要以老人耐受度为宜,加快其患处康复速度。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刺激食欲,多给予老人富含维生素食物,促使骨痂快速生长,伤口快速愈合。综上所述,对于老年骨折患者而言,合理运用家庭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加强患者与家人间的情感维系,还能减轻其心理负担,坚持从维护老人身心健康角度出发,促进老人骨折部位修复速度显著提升,切实保障其机体健康。